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殘疾人兩項補貼資格認定申請“跨省通辦”政策解讀

來源: 民政部門戶網站 時間:2021-04-16

一、政策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關愛殘疾人群體,強調“殘疾人群體需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2015年《國務院關于全面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的意見》印發以來,民政部會同殘聯、財政等相關部門著力推動意見貫徹落實,在各地各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日益成為保障殘疾人基本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體現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大民生保障制度。2020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0〕35號),將殘疾人兩項補貼資格認定申請“跨省通辦”納入全國高頻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事項清單,要求2021年底前實現兩項補貼“跨省通辦”。2021年4月1日,民政部、中國殘聯聯合印發《民政部辦公廳 中國殘聯辦公廳關于全面開展殘疾人兩項補貼資格認定申請“跨省通辦”的通知》(民辦發〔2021〕2號,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兩項補貼“跨省通辦”于4月15日試運行,4月22日正式運行。

二、政策意義

(一)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今年是黨的百年華誕,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開啟之年,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包括殘疾人在內的全體人民,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殘疾人兩項補貼“跨省通辦”作為民政部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內容之一,是各地民政部門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體現;是不斷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充分認識做好殘疾人工作重要性、緊迫性的具體體現;是用切實提升殘疾人政務服務便捷度和群眾獲得感的實際行動,向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獻禮的具體體現。

(二)是加強數字政府建設、以信息化提升殘疾人政務服務效率水平的重要手段。隨著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深入發展,數字政府建設越來越成為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路徑。民政部會同中國殘聯共同建成的全國統一的殘疾人兩項補貼信息系統(以下簡稱“全國系統”)已有26個省份集中使用,部、省、市、縣、鄉五級管理用戶已達5萬多個,是“金民工程”覆蓋率最高的信息系統之一。利用全國統一信息系統實施殘疾人兩項補貼“跨省通辦”,能夠實現業務系統縱向貫通、業務數據橫向共享、政務服務“一網通辦”,這種做法不僅開創了全國民政系統使用統一信息系統辦理業務的先河,也開創了民政、殘聯全國范圍內數據共享、工作協同的先河。

(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的重大舉措。殘疾人兩項補貼的發放對象主要是低保家庭中的殘疾人和一二級重度殘疾人,身體功能存在障礙,經濟狀況較差。實施兩項補貼“跨省通辦”,是突破以往必須在戶籍所在地申領補貼的地域限制,逐步解決殘疾人申領補貼面臨的“多地跑”“折返跑”等難點堵點問題,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重要舉措;也是以殘疾人的需求為導向,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廣大殘疾人提供更多暖心貼心的服務,不斷增強殘疾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大舉措。

三、主要含義和程序

(一)兩項補貼“跨省通辦”的主要含義。首先,按照《通知》要求,兩項補貼“跨省通辦”采取“以任意地申請、戶籍地審核審定及發放”的形式辦理,就是要求在補貼申請環節實施“跨省通辦”,審核審定及資金發放仍由戶籍地負責,并未改變以殘疾人戶籍所在地為基礎的殘疾人兩項補貼申請審核制度。其次,與補貼“在線申請”不進入受理程序有所不同,“跨省通辦”要求通過受理窗口直接進入辦理流程,即窗口人員要對申請人是否符合條件進行初步判斷,并運用全國系統進行初步審核和材料接收。這就要求窗口工作人員既要熟悉本地區兩項補貼政策,又要了解全國其他地區的兩項補貼政策。再次,《通知》規定可以向任一鄉鎮、街道的受理窗口提出“跨省通辦”申請,意味著不同省份之間補貼申請可以異地通辦,也意味著同一省份內的不同區縣之間也實現了通辦。

(二)兩項補貼“跨省通辦”的程序規定。按照《通知》要求,各地按照異地代收代辦方式,統一使用全國系統受理兩項補貼“跨省通辦”申請。由于殘疾人兩項補貼業務已覆蓋至全國各地,每個地區既可能是受理地,又可能是業務屬地,這就要求補貼受理窗口同時熟悉和掌握受理和辦理的程序和時限要求,并盡可能提高工作效率。作為受理地,要及時錄入補貼申請信息和相關材料,在3個工作日內推送至殘疾人戶籍所在地;接到辦理結果反饋意見后,要在3個工作日內以適當方式通知申請人。作為業務屬地,要在收到申請材料后的10個工作日內完成補貼資格認定工作。

四、政策要求

(一)優化申請受理及審核服務模式的要求。一是在受理環節上,要求一次性告知補貼申請所需要提供的材料,并依托“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由殘疾人通過基層服務窗口一門申請,各相關部門跨地域、跨部門協同辦理,再通過同一窗口對殘疾人反饋結果。二是在審核環節上,要求建立數據比對和共享機制,對于能夠通過數據共享和數據比對獲得權威數據的,不要求申請人提供證明材料。三是在工作銜接上,要求將補貼申請材料和數據直接通過全國系統錄入和留存,不需要接收、轉寄紙質材料。這些工作環節上的要求,最大程度簡化了受理環節、縮短了補貼資格認定時間、減少了所需材料數量、節約了基層辦事人力物力成本。

(二)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要求。為解決一些地區補貼數據更新、共享不及時、發放不精準的問題,《通知》強調要加強兩項補貼“跨省通辦”事中事后監管,完善糾錯容錯機制,防止出現監管真空。一是要采取數據比對、入戶走訪、個人主動申報等方式,加強“跨省通辦”對象的定期復核,確保補貼“應享盡享、應退盡退”;二是要探索建立兩項補貼智慧監管服務體系,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臉識別等信息技術,對殘疾人的殘疾狀態、納入低保情況、生存狀態等開展定期動態核查,建立補貼監測預警機制;三是要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激勵各級民政干部擔當作為,營造良好的干事創業氛圍。

相關鏈接:民政部辦公廳 中國殘聯辦公廳關于全面開展殘疾人兩項補貼資格認定申請“跨省通辦”的通知